後期製作

十年前⋯⋯
這是10年前,未裝修前的音樂創作空間。以前我們錄音都要不斷地開關冷氣,以避開冷氣的底噪。 相信很多在香港/甚至全球的音樂人,都有過類似的創作經歷。

音軌編輯 音軌編輯

音軌編輯是一個專業嚴謹的步驟,其中一些看似細微,容易被忽略的步驟, 卻影響着歌曲成品的整體效果。編輯包括:

  • 消除底噪
  • 清除不需要的雜音,如mouth clicks和plosive
  • 清除音軌的靜音區域
  • 調整拍子音準和句子修整
  • 音軌的淡入淡出

混音 混音

混音是對多個音軌進行處理,以達到歌曲平衡的做法。
混音師會運用知識,經驗, 創意來調整及完善你的錄音。
按照歌曲的風格,用不同的硬件/ 軟件工具,調整每條獨立音軌的:

  • 音色(Tone)
  • 動態平衡(Dynamic range)
  • 音量(Volume)
  • 賦予不同顏色(Colours, including harmonic, saturation and modulation)
  • 以毫秒計算殘響(reverb),並為歌曲設計空間

母帶製作 母帶製作

在完成錄音, 編輯和混音之後,就將會進入製作的最後階段,母帶處理(Mastering)。

母帶處理,並不是只是增大音量而已,而是對歌曲的最後打磨潤色。 包括以下程序:

  • 調節動態音量大小 (Dynamic Range)
  • 調整高中低頻的清晰度 (Equalization)
  • 加深歌曲的長闊高空間 (Dimension and Depth)
  • 突顯歌曲的特點 (Articulate Sonic Character)
  • 最大化音量 (Maximize Volume under True Peak)